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张家界天门山,某品牌挑战爬天梯失败,溜车撞坏护栏但有惊无险

2025-11-24 意昂体育介绍 160

“我的天,车要掉下去了! ”2025年11月12日,张家界天门山999级天梯上,一阵刺耳的轮胎打滑声混着游客的尖叫声划破山谷。 只见一辆贴着品牌标识的越野车在湿滑的石阶上剧烈侧摆,突然像脱缰的野马般向后溜车,护栏碎片哗啦啦坠入百米深谷,这场号称"百万性能挑战"的营销大秀,最终以撞碎护栏的惊险画面收场。

现场游客举着手机边拍边惊呼,有人甚至下意识后退了好几步。 一位从湖南专程来的游客后来在网上吐槽:"本来买了278元的门票想爬天梯,结果工作人员拦着不让上,说是汽车在做活动。 谁能想到看到的不是越野性能展示,而是现实版惊魂记? "

这已经不是天门山第一次见证这样的场面。 那条总长近300米、垂直落差达150米的石阶,平均坡度45°,最陡处超过60°,每级台阶宽度仅有30厘米。 自2018年路虎揽胜运动版在这里完成首次车辆登顶后,这条原本供游客步行的天路,就莫名成了汽车品牌的"性能试金石"。

奇瑞风云X3L的挑战活动早在今年9月就已启动。 景区门口立着的"超越巅峰,风云X3L天门山百万性能挑战"广告牌格外醒目。 但当时连续降雨让挑战中途暂停,官方通报称车辆已成功攀爬500级台阶。 项目负责人李学用当时向媒体承诺,将在9月底天气转好时重启挑战。

然而两个多月过去了,等来的不是登顶捷报,而是社交平台上疯传的失控视频。 画面里,轮胎在湿滑的石阶上不断空转,车身像醉汉般左右摇摆。 有眼尖的网友暂停视频指出:"看轮胎溅起的水花就知道,台阶表面的积水比想象中更严重。 "

景区管理方事后对此事的回应令人玩味。 一位工作人员对咨询的游客表示,他们"只负责租赁场地,对汽车测试和后续处理一概不知"。 这个说法让不少游客感到不满,有人在天门山官方账号下留言:"所以278元的门票,就是租个场地看车企玩命? "

这不是天门山第一次面临这样的争议。七年前路虎成功挑战后,景区就曾与车企联合发布声明,强调活动经过专业规划并封路进行,同时提醒公众"请勿效仿"。 如今再看这四个字,在一次次失败的挑战中显得格外刺眼。

专业越野车手王昊(化名)在分析视频时指出几个关键问题:"台阶表面被雨水完全浸湿后,摩擦系数会急剧下降。 再加上石阶边缘已有磨损,车辆轮胎的抓地力会受到双重考验。 从视频里车辆多次侧摆来看,扭矩分配系统可能没有完全适应这种极端湿滑条件。 "

活动现场的细节也引发讨论。 当时景区并未提前公告活动安排,导致不少游客专程前来却无法登梯。一位带着孩子的家长在微博上抱怨:"孩子哭着问为什么汽车能爬楼梯我们却不能,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

车企的营销策略同样值得玩味。在挑战启动前,网络上就出现了大量预热内容,"百万性能挑战"的标签在各大平台频繁露出。 有汽车博主在9月份就透露,这次挑战"投入了巨额营销费用",旨在"树立国产越野新标杆"。

当车辆最终在500级台阶上方失控溜车时,现场工作人员的反应速度受到质疑。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车辆下滑约20米后才被平台挡住,期间没有任何有效的应急措施。 有网友直言:"要不是那个平台,后果不堪设想。 "

这次事件让人不禁想起越野圈那句老话:"敬畏自然,敬畏技术"。 海拔1300多米的天门山,其陡峭的石阶本就是天然屏障。 数据显示,即便是专业登山者,在攀登这999级台阶时平均也要耗时40分钟以上。

景区记录显示,近年来已有超过5家车企咨询过在天门山进行类似挑战的事宜,但大多在评估后放弃。 一位不愿具名的景区前员工透露:"路虎那次是特例,当时进行了全方位的安全部署,包括在台阶两侧加装临时防护。 现在这种雨天挑战,根本就是在赌运气。"

汽车工程师林芳(化名)从技术角度分析说:"60°的坡度意味着每前进一米就要爬升0.87米,这对任何车辆都是极限考验。再加上台阶表面不规则,轮胎接地面积时刻在变化,需要毫秒级的扭矩调整能力。 "

社交媒体上,网友们的观点出现明显分化。 有人认为"这种挑战本身就是对公共安全的不负责",也有人觉得"国产车敢挑战就是进步"。 在某个汽车论坛上,关于这次事件的讨论帖已经盖了上千楼。

现场拍摄的更多细节视频随后在网络上流传。 可以清晰看到车辆前保险杠已经受损,右侧车轮有明显刮痕。 有目击者称,事发后工作人员迅速用篷布遮盖了车辆,阻止更多人拍摄。

景区售票处的工作人员表示,当天确实接到不少游客投诉。 但他们强调"汽车挑战活动是单独报批的",普通游客的游览活动"原则上不受影响"。这个说法与游客反映的情况存在明显矛盾。

专业越野改装店主张师傅从业二十年,他看过视频后直言不讳:"在这种天气条件下挑战,要么是对车辆性能过度自信,要么就是营销压力太大。 正常来说,这种湿滑石阶连经验丰富的越野老手都会绕道。 "

车辆最终停靠的平台位于第580级台阶处,这里正好是天梯的第一个转折平台。现场照片显示,被撞碎的护栏长度约2米,下方就是百米深的悬崖。 有游客拍到了护栏坠落的过程,视频中能清晰听到其他游客的惊呼声。

车企的沉默与网络上的热议形成鲜明对比。 事件发生48小时后,官方仍未发布任何声明。 而在短视频平台,天门山越野车失控话题的播放量已经突破3000万次。

景区的游览数据表明,每年10月至次年1月是天门山降雨最频繁的时期。 台阶表面的青苔在潮湿环境中生长迅速,这进一步增加了攀爬难度。 有当地导游透露,即便在晴天,他们也会提醒游客注意台阶湿滑。

汽车自媒体"越野观察"发布的技术分析文章指出,成功的天门山挑战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最优的天气状况、经过特殊改装的车辆、顶尖水平的车手。文章中提到:"2018年那次成功挑战,车辆轮胎是特制的,胎纹和橡胶配方都针对石阶表面进行了优化。 "

现场游客李先生回忆,事发前就感觉不太对劲。 "那辆车在下面起步时就明显打滑,工作人员还继续挥手示意往上开。 爬到一半时轮胎空转声特别大,然后就看到车尾开始左右甩。"

景区医疗点的记录显示,当天没有人员伤亡报告。 但心理专家指出,这种突发意外可能对现场观众,特别是儿童造成心理影响。 有家长反映,孩子回家后连续几天做噩梦,梦里都是汽车坠崖的画面。

网络舆论持续发酵,开始有网友翻出各国汽车品牌进行类似极限挑战的案例。 有人提到:"德国车企测试车辆性能,通常选择专业的试车场或封闭赛道。 这种在旅游景区进行的挑战,本质上更像是一场商业秀。 "

资深汽车媒体人赵志勇在专栏中写道:"当营销的喧嚣散去,留在天门山石阶上的只有轮胎擦痕和破碎的护栏。 这场价值百万的'性能课',教会我们的是一个早就该明白的道理:有些界限,本就不该跨越。 "

事故车辆的后续处理也引发关注。 现场照片显示,当晚工作人员动用大型吊车才将车辆运下山。 由于天梯狭窄陡峭,这个救援过程又持续了整整6个小时,期间天梯全程封闭。

景区方面的态度依然暧昧。 当被问及是否会继续允许此类挑战时,工作人员仅表示"需要等上级通知"。 而在此之前,已有多个旅游投诉平台收到关于此事的投诉,主要集中在对游客体验的影响方面。

专业登山运动员刘栋看过视频后表示:"即便是我们专业登山者,在攀登这种湿滑石阶时也要使用专业装备。 汽车轮胎的抓地力在干燥路面尚可,但在湿滑石阶上,其性能会大打折扣。 "

网络流传的一份内部聊天记录显示,挑战活动原定在晴天进行,但为了"赶宣传档期",最终决定在雨后立即实施。 这个说法尚未得到官方证实,但确实解释了为何选择在如此不利的天气条件下强行挑战。

汽车网站进行的网友调查显示,超过67%的受访者认为"此类挑战应该禁止",仅有15%的人表示"支持继续尝试"。 有网友评论道:"如果真想证明车辆性能,为什么不先征服专业的越野测试场? "

被撞碎的护栏区域至今仍围着警戒线。 景区工作人员表示,修复工作需要等到天气转好才能进行,因为"在湿滑条件下施工太危险"。这个解释,与当初决定在雨天进行挑战的决策,形成了耐人寻味的对比。

话题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