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全运会首金诞生!头号种子并非横扫,4:1夺冠含金量十足

2025-11-24 意昂体育介绍 189

乒乓球这玩意儿,有时候真不是看名气,是看命。

第十五届全运会的第一块金牌,你猜怎么着?

没从那些我们天天挂在嘴边的世界冠军手里蹦出来,反倒是在青年组这帮“小屁孩儿”的厮杀里,叮当一声,落了地。

头号种子,四川的夏志芃/高雨欣,4:1,干脆利落。

领奖台上,两个年轻人脸上的激动还没褪去,但看那眼神,不像捡了个宝,倒像是刚刚从一场枪林弹雨里爬出来。

决赛那两局14:12,12:10,简直不像是打球,像是掰手腕,谁的神经先松下来一毫米,谁就得玩完。

夏志芃和高雨欣这两个名字,现在听着还陌生,但你记着,国乒的江山,就是靠着一代代这样的陌生面孔打下来的。

他们今天还只是青年组的冠军,明天,谁知道会不会就是那个让世界乒坛头疼的人物?

这事儿,马龙和张继科最有发言权。

很多人觉得全运会乒乓球是“神仙打架”,这话只说对了一半。

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个修罗场,专治各种不服。

世界冠军在这儿翻车简直是家常便饭,奥运金牌的光环到了这儿,顶多算个手电筒,亮度有限。

这届不也是一样吗?

多少名将还没摸到决赛的地板就提前打包回家了,眼镜碎了一地。

反倒是青年组这边,刀刀见红,打得那叫一个“六亲不认”。

咱把镜头拉回到半决赛。

福建的罗杰乘/姚梓旋,四个11:5、11:5、11:6、11:5,秋风扫落叶一样就把北京的黄友皓/杨惠泽给清出去了。

另一个半区,夏志芃/高雨欣同样是4:0,把中国香港队的小将给办了。

干净利落,不留情面。

你以为是青年比赛过家家?

错,这帮小家伙下手比谁都狠,因为他们输得起,也更想赢。

他们背后没有那么多商业合同,没有那么多舆论压力,心里就一件事:干翻对面那个,我就是下一个传奇。

说到北京队的黄友皓,这小伙子背后还有点故事。

他哥是国乒一队的黄友政。

你看,这就是乒乓世家的传承,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弟弟打得怎么样,总有人会拿来跟哥哥比,这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公平吗?

可能不公平,但这就是竞技体育。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一切都得自己亲手去拼,体育圈更是如此。

最终,黄友皓和搭档拿了个铜牌,也算是没白来一趟,领奖台这地方,能站上去就不算输。

但真正的焦点,还是那场决赛。

福建组合罗杰乘/姚梓旋,也不是软柿子。

被连干三局,0:3落后,眼看就要被一波带走了。

换了心理素质差点的,第四局估计就直接缴械了。

但人家没有,11:6,硬生生从悬崖边上把自己拽回来一局。

这就是比赛最好看的地方,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那种绝境里的反扑,比顺风顺水的胜利,更能看清一个运动员的“骨头”有多硬。

可惜,他们最终还是没能创造奇迹。

第五局,四川组合没再给机会,11:6锁定胜局。

金牌挂在脖子上那一刻,背后是多少年的汗水,多少次挥拍,可能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全运会的金牌,尤其是乒乓球项目的,含金量有时候比世界大赛还足。

因为你的对手,都是最了解你的人,你的每一个习惯,每一个小动作,他们都研究得透透的。

在这种“透明”的对决里想赢,靠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脑子和那颗大心脏。

所以说,别老盯着那些已经封神的大佬们了。

多看看这些在泥潭里摸爬滚打的年轻人吧,他们的比赛,可能技术上还有瑕疵,经验上还有欠缺。

但那股子冲劲,那种“我就是要把你拉下马”的生猛,才是中国乒乓球长盛不衰的真正秘诀。

江山代有才人出,这块青年组混双金牌,只是个开始。

接下来还有九块金牌等着各路神仙去抢,谁会笑到最后,谁又会成为下一个爆冷的背景板?

咱搬好小板凳,慢慢看戏。

这出大戏,才刚刚拉开序幕。

话题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