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1 意昂体育介绍 145
你能想象吗?家门口突然响起震天的锣鼓声,一群人敲锣打鼓地来到你家门前,手里还捧着大红的喜报和牌匾——这可不是演电影,而是最近在陕西多个城市真实上演的一幕幕。这些天,好几户普通人家成了街坊邻居眼中最有面子的家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说起来,这事儿得从十月下旬讲起。陕西各地陆续开始给那些在部队立功的现役军人家里送喜报,这可不是简简单单地寄封信了事,人家是真正的敲锣打鼓、披红挂彩地送到家门口。这份仪式感,让不少军属当场就红了眼眶。
汉中勉县有个小伙子叫王亚飞,这孩子在部队可是干出了大名堂。10月23号那天,县里专门组织了送喜报的队伍,横幅飘扬,锣鼓声响彻云霄。当地的领导亲自登门,给王亚飞的家人戴上“一人立功 全家光荣”的大红绶带,还送来了二等功的喜报、牌匾和慰问金。你说这场面,搁谁家都得激动得睡不着觉吧?
王亚飞家人当时那个高兴劲儿啊,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工作人员把“二等功臣之家”的牌匾挂在他家最显眼的位置,喜庆的锣鼓声把整个小区的人都吸引过来了。大伙儿围着看热闹,听说这孩子在全军翻译挑战赛上拿了一等奖,英语笔译还得了三等奖,邻居们直夸:“王家这小孩真给咱长脸啊,在部队立功了不说,这送喜报的阵仗也太气派了!”
老百姓就好这口,谁家有个当兵的孩子在外头立了功,那整个家族都跟着沾光。这可不是虚荣心作祟,而是实实在在的荣耀。你想啊,现在的年轻人去当兵,家里人得操多少心?孩子在外头能有出息,能为国家做贡献,这份骄傲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西安莲湖区也有类似的事儿。10月22号,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来到了段小虎家里。这小伙子立了三等功,虽说级别上比王亚飞差了点,可这份荣誉同样沉甸甸的。工作人员把喜报恭恭敬敬地送到段小虎妻子手里,还给她戴上了“功臣之家”的绶带。
段小虎的媳妇儿当时就哽咽了,她跟工作人员说:“我老公能在部队立功,我这心里头真是又高兴又骄傲。特别感谢政府还惦记着我们这些军属,我肯定全力支持他在部队好好干,给国家争光。”听听,这话说得多朴实,可也最动人。
这些工作人员可不是走个过场就完事儿,人家是真心实意地关心军属。跟段小虎妻子聊家常,问问家里有啥困难,身体咋样,生活上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这种实打实的关怀,比说一万句漂亮话都管用。
咱们再把视线转到宝鸡麟游县。这地方的崔木镇下王村有个叫王强的小伙子,也立了三等功。县里的人武部、民政局和退役军人事务局三家单位联合行动,带着喜报和慰问金就奔王强家去了。
王强他爹接过喜报的时候,那双手都在抖。老爷子激动地说:“收到这份荣誉,我们全家都骄傲得不行!这不光是对孩子的肯定,也是我们全家的动力。谢谢组织培养我儿子,希望他在部队安心服役,家里永远是他最坚强的后盾。”
你听听这话,朴素得很,可就是让人感动。当兵的在外头拼搏,家里人默默支持,这份相互成就的关系,才是最珍贵的。
铜川新区那边也不消停。10月22号,社会事业局联合好几个单位,浩浩荡荡地给现役军人宋根宏家送去了三等功喜报和慰问金。这种多部门联动的方式,把拥军优属这事儿做得特别到位,让军属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社会的尊重。
渭南潼关县更是一口气给三户家庭送了喜报。10月22号那天,县里组织了2025年第二批立功军人家庭的送喜报活动。赵永刚同志的老爸接过喜报时,眼泪都掉下来了。老人家激动地说:“孩子能在部队立功,我们全家都感到无比光荣!感谢部队把孩子培养得这么好,感谢政府的关心。我们一定继续鼓励孩子在部队安心干,再立新功,给家乡人争气!”
这些场景看似简单,实际上背后藏着很深的意义。你想想看,现在的年轻人选择很多,愿意去当兵、愿意扎根部队的,那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可光靠理想吃不饱饭啊,家里人的支持、社会的认可,这些都是让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政府这么大张旗鼓地送喜报,表面上看是给军人家庭长脸,深层次讲,这是在整个社会树立一种价值导向。让大家知道,当兵光荣,立功更光荣。这种荣誉感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能看得见、摸得着的。
你说那些围观的邻居们,看到这样的场面会怎么想?肯定有人会在心里琢磨:要是我家孩子也去当兵,说不定也能这么风光一回。这就是榜样的力量,无声胜有声。
而且这事儿还有个特别好的地方,就是让军属们觉得自己的付出被看见了。你别小看这一点,当兵的人在外头保家卫国,家里的老人孩子得有人照顾吧?逢年过节见不着面,生病了不能床前尽孝,这些牺牲都是真实存在的。现在政府用这种方式告诉他们:你们的付出,我们都记在心里。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就是个形式主义吗?错了!这可不是简单的形式,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一种精神的弘扬。从古至今,哪个朝代不尊重军人?只不过表达方式不一样罢了。现在用送喜报这种方式,既传统又现代,既庄重又亲民,恰到好处。
而且你仔细看这些送喜报的细节,人家考虑得可周到了。不光有喜报,还有牌匾、绶带、慰问金,有的地方还专门组织锣鼓队。这种仪式感拉满的操作,让军属们真正体会到了被重视的感觉。换句话说,这钱花得值,这事儿办得漂亮。
再说了,这种活动对整个社会风气也有好处。现在有些人总觉得当兵吃亏,不如出去赚钱实惠。可你想想,要是人人都这么想,谁来保卫国家?这种短视的想法必须得扭转过来。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大家看到当兵不仅不吃亏,反而能赢得尊重,能让全家沾光,这样一来,愿意去当兵的年轻人自然就多了。
而且这些立功的军人,回到地方上以后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在部队学到的本事,锻炼出来的品质,都能在地方上发挥作用。给他们足够的荣誉和尊重,其实也是在为地方的发展储备人才。
说到底,这事儿就是个双赢的局面。军人在部队安心服役,家属在后方放心支持,政府和社会给予足够的关注和优待,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你说这样的好事儿,咱们为啥不多搞几次?
现在陕西这几个地方开了个好头,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地方跟进。这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事儿,而应该是全国都要学习的榜样。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军人家庭成为令人羡慕的家庭,这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你觉得这样的送喜报活动办得怎么样?如果是你家孩子在部队立了功,你希望政府用什么方式来表彰?或者你身边有没有类似的感人故事?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咱们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下一篇:王祉怡轻取朱莉安娜晋级法国赛次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