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中国光刻机再突破,哈工大立大功,德国专家:比预想快5年不止

2025-08-21 意昂体育介绍 70

中国半导体行业这几年日子不好过,美国从2019年起就开始加强出口管制,尤其是针对芯片制造的核心设备,这让国内企业没法轻易拿到先进的光刻机。光刻机是芯片生产的关键工具,没它就没法刻出那些微小的电路图案。ASML作为全球老大,基本垄断了EUV光刻机市场,这种机器用13.5纳米波长的极紫外光,能生产7纳米以下的先进芯片。可惜,ASML的CEO彼得·温尼克三年前还公开说,即便给中国人全套图纸,也造不出来EUV光刻机。这话听起来刺耳,但也激起了国内科研人员的干劲,大家下定决心要靠自己搞定。

哈尔滨工业大学成了这场自主研发的主力军。从2022年开始,哈工大团队就专注EUV光源技术,他们选了放电等离子体路线,这不同于国际主流的激光等离子体方案。激光路线被德国通快公司卡得死死的,专利墙高得吓人,中国要想追赶,得花大量时间和钱。放电方案虽然起步难,但能避开那些壁垒,算是一种换道策略。2022年秋天,哈工大团队点亮了第一个DPP光源样机,功率刚够验证原理,但这已经是迈出关键一步。波长控制在13.5纳米,这正好是EUV光刻需要的标准。

转眼到2023年,团队推进到原型机阶段。他们优化了电极材料和真空系统,设备输出功率逐步提升。原型机能稳定运行几个小时,这在测试中证明了技术的可靠性。2024年上半年,关键测试通过了,团队还拿到了国家级奖项,肯定了他们的贡献。到2025年1月,哈工大官宣成功研制出13.5纳米极紫外光源,功率达到120瓦实用化水平。这项成果直接借鉴了核聚变研究中的等离子体控制方法,顺带解决了EUV光源的稳定输出问题。相比ASML的250瓦商用标准,还有差距,但进度已经超出很多人的预期。

德国蔡司公司是ASML的重要供应商,负责光学镜头部分,他们的工程师在私下讨论中承认,中国团队处理电极腐蚀的速度比预估快了至少五年。电极腐蚀是放电方案里的老大难,容易导致设备寿命短,输出不稳。哈工大通过新材料和工艺改进,把腐蚀率降下来,这让国外专家有点意外。蔡司那边本来以为中国人至少得再熬几年才能摸到门道,结果实际快了不少。这事儿说明,国内研发不是在原地踏步,而是实打实往前推。

除了哈工大,其他机构也在发力。清华大学薛其坤团队从2021年起探索稳态微聚束光源,这种同步辐射方式理论上功率更高,能完全避开传统EUV路线。他们的实验平台在2023年发布了相关论文,优化了辐射谱线,功率输出有明显进步。

到2025年,他们进一步开发出适用于极紫外波长的光刻胶材料,灵敏度提高了不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则专注三值逻辑芯片,2025年5月公布成果,能耗只有传统二进制芯片的40%,适合航天和触控领域。电路设计从二元转向三元,这在能耗控制上是个聪明选择,避免了和西方在同一条赛道上硬碰硬。

整个中国半导体自主研发像一场多线作战。国家从2019年起加大投入,高校、企业、科研院所联手,资金和技术都往芯片难题上砸。光刻机产业链上游有上海微电子的DUV设备,已经实现90纳米量产,下游有中芯国际等着国产EUV来突破瓶颈。2025年3月,有报道说中国国产EUV光刻机将进入试生产,采用激光诱导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光源效率高达4.5%,比ASML的激光方案高出一倍多。这台机器叫Hyperion-1,设计更简洁,零件少,维护容易。预计第三季度试产,如果顺利,2026年就能量产。

大基金三期在2025年重点支持光刻机和EDA工具突破,这笔钱直接投向关键技术,帮企业渡过难关。上海光机所研发的全固态深紫外光源,体积小了50%,能耗降了30%,这对光刻机整体集成有帮助。林楠团队估计,转换效率能接近6%,未来研究还会继续。国际上,美国智库评估中国光刻技术还滞后,但承认进展在加速。彭博社报道指出,光刻是中美贸易战的核心障碍,中国如果突破,就能争取更大优势。

说实话,这事儿不是一蹴而就。ASML的EUV机器重180吨,零件超10万个,安装得用40个集装箱,售价1.88亿欧元一台。中国起步晚,设备国产化率从2021年的21%升到2025年的50%,但高端部分还依赖进口。尼康和佳能的份额在缩水,ASML一家独大,2024年单台均价还涨了。国内企业像新凯来,正在造28纳米DUV光刻机,2025年展会上演示运行,雷射光在玻璃罩内刻图案,精度达标。

光刻机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超315亿美元,全球半导体需求爆棚,AI和高性能计算拉动晶圆厂扩产。英特尔用高NA EUV生产3万片晶圆,设备可靠,但中国路径不同,强调自主可控。哈工大的DPP方案能量转换效率高,造价低,体积小,适合本土生产。国外专利护城河深,但中国通过创新绕道,LPP方案虽主流,可DPP在某些指标上更有潜力。

未来几年,中国半导体将从14纳米向7纳米推进。哈工大团队继续迭代,产线扩展,结合清华大学和北航成果,形成组合拳。预计2026年,自立目标初步实现,芯片战不再被动。中芯国际看好国产EUV,一旦上马,生产成本降,良率升,全球格局变。美企态度反转,有些开始谈合作,荷兰和中国达成半导体共识,避免极端封锁。

以前高端芯片全靠进口,现在国产越来越靠谱。科研人员埋头苦干,没那么多花里胡哨,就是一步步解决问题。德国专家那话,不是恭维,而是实情,中国速度确实快了。整个行业像长征火箭,从失利到空间站建成,坚持下去就能赢。光刻机不是神话,是技术积累的结果,中国在这条路上越走越稳。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话题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