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3 新闻动态 62
关于那片海峡,仗到底会打多久?
有人说96小时,四天四夜,一切尘埃落定。有人说3天,甚至更快。还有人说,关键的战斗48小时内就见分晓了。
听着都跟科幻电影似的,时间都用小时来计算。
但你再去看另一边的说法,什么美国智库推演,说就算打赢了也是一场“惨胜”,美军得赔进去两艘航母,日本、台湾更是要被打成一片废墟。
这一下就把人给弄糊涂了。
一边是快如闪电,一边是血流成河。这仗,到底是个什么打法?咱们普通人,该信谁的?
其实这事儿,得从我们最熟悉的东西说起——电。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家里的灯突然灭了,手机没信号了,网络也断了,会是什么样?可能大部分人觉得,战争离我们很远,但断电、断网的滋味,谁都受不了。
台湾那位退役的将军帅化民,他的想法就特别直接。他说别看台湾的军队怎么样,先看看他们的天然气储备,只够用11天。一旦接收站被炸了,三天之内,全台湾就得陷入大面积的停电。
三天。
想想那个画面。工厂停摆,台积电这种需要24小时不断电的命根子直接瘫痪。红绿灯失灵,城市交通一团糟。到了晚上,整个岛屿一片漆黑,人心惶惶。军队?恐怕自己先乱了阵脚。
这还只是看得见的打击。
还有看不见的。
张召忠将军总提一个词,叫“制电磁权”。这玩意儿听着玄乎,说白了,就是让你瞬间变成瞎子和聋子。你的雷达屏幕上一片雪花,无线电里全是噪音,指挥系统彻底失灵。炮弹还没出膛,你就已经输了。
前几年的演习里,据说解放军就搞过这么一出,让对岸的“强网系统”雷达黑屏了12分钟。
12分钟,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足够让一支军队从地球上蒸发好几遍了。
等到你又瞎又聋,陷入一片混乱的时候,真正的攻击才刚刚开始。张延廷将军描述的场景更吓人,075型两栖攻击舰就像个海上巨兽,肚子里吐出来一群气垫船,贴着海面就冲上来了。天上一群叫“攻击-11”的无人机,黑压压的,搞“蜂群”攻击。背后还有AI指挥系统,发现即摧毁,根本不给你反应的时间。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确实让人觉得,按小时计算战争,不是没可能。
好,那肯定有人会问,难道就没人管吗?美军的航母不是号称太平洋的警察吗?
这就是问题最有意思的地方。
金一南教授提过一个概念,叫“反介入/区域拒止”。简单说,就是在自家门口画一个圈,圈里面我说了算,谁来都不好使。怎么画这个圈?靠的是山东舰这样的航母编队,更关键的是,上面带着的“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
这东西,有个外号,叫“航母杀手”。
速度快到你现有的防御系统根本拦不住。一发过去,就能重创一艘航母。这就等于告诉别人,你想来干涉,先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承受这个代价。美军航母从日本的基地出发,最快也得4天才能赶到。
等它到了,可能真的只能来收拾残局了。
这么说,是不是就一点悬念都没有了?
也不是。
视角换一下,如果你是那个体格小的一方,明知硬碰硬是死路一条,你会怎么办?你会把自己变成一只豪猪。
台湾这几年搞的“豪猪战略”,就是这个思路。我不跟你比谁的军舰大,谁的飞机先进。我把有限的钱,都拿来买那些小、快、致命的玩意儿。比如单兵就能扛着到处跑的“标枪”、“毒刺”导弹,在各个渔港藏起来的导弹快艇,还有漫山遍野的无人机。
他们的想法是,我不求在海面上消灭你,但只要你的登陆部队上岸,我就把每一条街道、每一栋居民楼,都变成战场。让你深陷巷战的泥潭,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他们想把这场“小时制”的闪电战,硬生生拖成一场“星期制”甚至“月制”的消耗战,拖到国际社会有时间介入为止。
这两种思路,就像是矛和盾的终极对决。
一个追求在最短时间内,用技术优势一击致命。另一个则希望用不对称的打法,把水搅浑,把时间拖长。
但无论哪种剧本,只要开打,就没有真正的赢家。
美国那个叫CSIS的智库,搞了24次兵棋推演。结论很冰冷,叫“惨胜”。就算美日台联手,侥幸阻止了解放军,代价是什么?美军至少损失两艘航母、上万士兵;日本上百架飞机和几十艘军舰报销;台湾的经济和基础设施,则会“沦为废墟”。
这种胜利,谁要得起?
而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最大的冲击可能还不是这些军事上的数字。
是我们的生活。
台湾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运通道之一,全球一半的集装箱货运要从这里经过。一旦开战,这条黄金水道立刻中断。更要命的是,台湾生产了全世界超过六成的半导体芯片。
你手里的手机,开着的汽车,甚至你点外卖用的APP服务器,核心都离不开那片小小的芯片。战争让供应链断裂,结果就是全球性的“科技衰退”。所有东西,要么买不到,要么贵到离谱。
所以你看,这已经不是一场简单的局部冲突了。
它像一只蝴蝶,只要在那片海峡扇动翅膀,掀起的风暴将会席卷全球,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幸免。
讨论战争会持续多久,其实意义不大。
真正重要的,是让和平持续得久一点,再久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