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固态电池颠覆传统!国家队重仓10家企业曝光

2025-09-11 意昂体育介绍 133

2025年9月,亿纬锂能宣布其“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瞄准人形机器人和低空飞行器领域。 这款电池采用硫化物路线,标志着固态电池从实验室迈向量产的关键一步。

不仅是亿纬锂能,全球车企和电池巨头都在加速布局固态电池。 宝马集团在慕尼黑启动全固态电池测试车型的道路实测,上汽集团计划2027年实现装车,长安汽车也将在2026年完成验证。 国内产业链扩产规模已在今年1-4月超过50GWh,总投资额约150亿元。

固态电池的核心优势是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 它使用固体电解质替代传统液态电解液,彻底解决了电池燃烧和爆炸的风险。 能量密度可达500Wh/kg以上,远超当前液态电池的300Wh/kg水平。 这意味着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可以从600公里提升到1200公里,充电时间从30分钟缩短到10分钟。

目前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主要分为硫化物、氧化物和聚合物三大体系。 硫化物路线的离子电导率最高,接近液态电解液水平,但成本也最高,硫化锂原料价格超过300万元/吨。 氧化物路线热稳定性最强,热失控温度超过800℃,更适合储能场景。 聚合物路线则主要应用在消费电子领域,小米手机已经搭载能量密度400Wh/kg的固态电池,实现15分钟充电续航8小时。

国内企业在固态电池领域已经形成全产业链布局。 赣锋锂业覆盖硫化物、氧化物和聚合物三大技术路线,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 宁德时代硫化物路线单体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计划2027年小批量生产。 国轩高科的首条全固态中试线已经贯通,金石电池处于中试量产阶段。

材料环节也涌现出一批领先企业。 上海洗霸的氧化物电解质LLZO粉体良品率超过98%,独家供货比亚迪刀片电池项目。 天赐材料是全球最大的硫化物电解质前驱体供应商,成本较日企低40%。 容百科技和当升科技专注高镍正极材料,适配全固态电池界面需求。

设备领域同样不可或缺。先导智能是全球唯一能提供固态电池全段设备的厂商,市占率超过70%。 干法电极设备龙头纳科诺尔辊压精度达到1μm,进入宁德时代和卫蓝新能源量产线。

固态电池的应用场景正在快速扩展。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蔚来ET7搭载150度半固态电池,实际续航突破1000公里。 广汽埃安AION LX Plus采用海绵硅负极片电池,续航达1008公里。储能市场同样需求爆发,美国加州和中东沙特等地的大规模储能项目要求电池循环寿命超过1万次。 南都电源推出的20尺集装箱固态储能系统能量密度达280Wh/kg,较液态电池提升40%,已获海外订单超5GWh。

低空经济成为新兴增长极。 亿航智能EH216-S搭载固态电池实现35分钟续航,能量密度达450Wh/kg。宁德时代与峰飞航空合作开发航空级固态电池,通过DO-160G航空标准认证,2026年量产。 人形机器人领域,固态电池更是解决“充电一小时,工作两小时”续航困境的关键技术。

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2025年工信部首次将全固态电池纳入新产业标准建设核心。 国家投入60亿元专项研发资金支持技术攻关。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支持固态电池技术攻关,通过专项基金和税收优惠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

尽管前景广阔,固态电池产业化仍面临挑战。 全固态电池当前成本是传统锂电池的3倍,硫化物电解质的量产成本约300元/kg。 界面阻抗高、锂枝晶抑制等技术难题尚未完全解决。 工程化工艺也不成熟,满足批量化生产的装备还有待开发。

固态电池正在从实验室走向量产,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都在加速布局,技术突破和应用拓展成为核心驱动力。

话题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