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冈村宁次手握105万大军,听到日本投降后,第一反应让人愤怒!

2025-08-11 意昂体育介绍 152

话说冈村宁次这个人,在日本军界算得上是个老资格的家伙。他1884年出生在东京一个没落的武士家庭,从小身体不算壮实,但脑子活络。1898年他进了陆军幼年学校,1904年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正好赶上日俄战争。那时候他作为步兵少尉,跟着部队在满洲打仗,表现还行,赚了点军功,慢慢爬上去了。

战后他继续在军中混,1913年从陆军大学毕业,成绩排在前头,进了参谋本部干情报和规划的事。1920年代,他被派到上海当武官,其实就是搞对华情报,收集中国军政资料,顺便制造点小乱子,为后来日本侵华铺路。他在那几年干了不少事,比如组织间谍网,渗透到华北和华中,帮日本军方掌握了中国的情况。

到了1930年代,冈村宁次的位置越来越高。1932年他当上海派遣军副参谋长,参与了“一二八”事变后的作战。1933年又去关东军,任副参谋长,还签了塘沽协定,那东西直接让日本在华北站稳脚跟。1936年他升中将,当第二师团长,之后就开始在中国战场上大展拳脚。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冈村宁次1938年当上第十一军司令官,指挥武汉会战,那仗打得挺狠,日军推进到长江一线,损失也大,但他靠这个升了职。

1939年他发起随枣会战和第一次长沙会战,虽然没完全拿下长沙,但日军还是占了不少地盘。1941年,他转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这时候他推行“三光政策”,就是烧光杀光抢光,在河北山西一带制造无人区,针对抗日根据地扫荡,造成大量中国平民伤亡。1942年的五一大扫荡,直接把冀中根据地搞得几乎全毁,八路军损失不小。

1944年,冈村宁次指挥“一号作战”,也叫大陆打通作战,从河南打到湖南,攻占长沙衡阳,还推进到贵州独山,打通了平汉线和湘桂铁路。那年11月,他升为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统管日本在中国大陆的所有部队,大概105万兵力。这些部队分布在华北华中华东,控制着铁路线和大城市,虽然到1945年兵源质量不如早期,但对上中国军队还有优势。冈村宁次对中国地形和军情熟悉得很,他这些年指挥的战役基本没犯大战略错误,日本能在华推进那么远,跟他脱不了干系。但话说回来,到1945年上半年,日本本土被美军轰炸,太平洋战场失势,他的部队也开始补给短缺,面临压力。可他还是保持着部队的完整,执行巡逻和镇压任务,试图稳住局面。

现在说到重点,1945年8月,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时,冈村宁次的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不肯接受。他当时在南京的司令部,手里握着105万大军,觉得中国战场上日军还占上风,怎么可能就这么完了。8月10日左右,他从其他国家电台听到日本可能投降的传闻,但没当真。8月11日,大本营发来电报,说日本即将接受波茨坦公告,但冈村宁次不希望这样,他认为部队还完整,能继续打。

8月12日,他收到“陆机密电61号”,第一次正式知道日本要投降,前提是不变更天皇统治,否则拒绝。他看了之后,觉得这对“百战百胜”的中国派遣军来说像晴天霹雳,完全不可思议。8月14日,他甚至上奏天皇,要求拒绝公告,继续抵抗作战,被视为那些想“继续作战”的人的头头。8月15日,昭和天皇广播决定无条件投降,冈村宁次通过电报得知后,才勉强改变想法,表示服从命令。但一开始他就是怀疑和拒绝的态度,不服气,不肯轻易放下武器,甚至还发出进攻命令,试图拖延。

你想想看,那时候日本整体局面已经烂了。原子弹扔到广岛长崎,苏联出兵东北,关东军顶不住,美军在太平洋推进,日本本土决战计划泡汤。可冈村宁次在中国这块地盘上,部队没遭大败,105万兵力还在,城市和交通线也控制着,所以他第一反应就是不服,觉得能再搏一把。

他在回忆录里写过,得知消息后仿佛晴天霹雳,但现实是,他和很多日军军官一样,先是怀疑电报真假,反复确认来源。有的资料说他冷冷说了四个字“继续作战”,意思是打算不理投降,继续打持久战。毕竟,他之前谋划过攻占重庆,摧毁中国抵抗意志,甚至想把侵华战争从二战剥离出来,日本向盟国投降,但继续对中国作战。这样就能保留日本掠夺的利益,保护天皇制度,为军国主义留火种。

不过,盟国不买账,坚持无条件投降。日本没筹码,美国有原子弹,海军陆战队逼近本土,苏联转战远东,冈村宁次再不甘心也得低头。8月15日天皇广播后,他指示部队停止行动,准备投降。9月9日,在南京黄埔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他代表日军签署投降书,向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递交文件,正式结束作战。那仪式上,他低头站着,卸下佩刀,部队开始缴械。投降后,冈村宁次没完全死心,他预见中国内部有冲突,就暗中和国民政府接触,提供情报和支持,帮助蒋介石对付其他势力。这让他在战后审判中逃过一劫。

1948年到1949年,冈村宁次在上海高等法院受审,作为侵华日军总司令,他负有重大责任,指挥过那么多战役,造成中国巨大损失。可法庭判他无罪释放,1949年1月26日,他返回日本。为什么这样?因为国民政府需要他的军事经验,对付内战对手,所以网开一面。冈村宁次回国后,继续参与反共活动,当过一些组织的顾问,领导退休军官团体,支持国民党,直到1966年9月2日在东京去世,享年82岁。他的结局挺讽刺,作为战犯没受惩罚,反而活得自在。

回过头看,冈村宁次的第一反应暴露了日本军人的顽固心态。他们在中国干了八年,杀了那么多中国人,占了那么多地,突然投降,换谁都咽不下这口气。但事实就是,日本整体败局已定,中国战场的优势救不了大局。

冈村宁次这些年从情报员到总司令,一路靠侵略升迁,他的反应其实挺典型的,军国主义洗脑下,不愿面对失败。话说,这事也提醒人,战争不是个人英雄主义,时代大势一变,再多兵力也没用。日本投降结束了八年抗战,中国付出了巨大代价,但也成了联合国创始国,地位提升。冈村宁次的经历,就是侵略者下场的缩影,没被彻底清算,留下了历史遗憾。

总的看,冈村宁次的第一反应是典型的不服和抵抗,源于对中国战场的自信和军国主义信仰。但现实碾压一切,他只能服从。历史这东西,接地气说,就是胜者王败者寇,冈村败了,反应再激烈也白搭。中国从中吸取教训,警惕侵略。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话题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