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6 意昂体育介绍 83
贸易保护主义大棒挥下,美国本土企业股价狂欢的背后,是全球新能源产业链被迫承受的160%成本枷锁。
美国商务部7月17日宣布对中国进口石墨加征93.5%的反倾销税,叠加现有税率后,实际关税水平将达到惊人的160%。这一决定影响2023年价值3.471亿美元的进口产品。
就在裁定公布前一天,特朗普还在国际场合释放“即将访华”的友好信号。而三个月前,美国才因新能源产业断链危机,签署了对中国石墨等关键材料的关税豁免令。
01 关税大棒突袭,美本土产业难补缺口
美国商务部的裁决并非凭空而来。去年12月,美国活性阳极材料生产商协会就向联邦机构递交申诉,要求调查中国企业是否违反反倾销法。该协会代表包括Anovion Technologies、Syrah Technologies等多家美国石墨企业。
美国商务部最终裁定,所有中国生产商将被统一征收93.5%的反倾销税。加上此前已有的税率,最终实际关税将达到160%。
这一裁定背后是美国对中国石墨产业的指控。美国商务部认为中国企业接受国家补贴,以低于公平价格在美国市场倾销产品。但现实困境在于:美国本土石墨产业根本无法填补中国供应缺口。
特斯拉与松下曾联名抗议称,美国石墨产业“既无质量达标能力,更无规模量产技术”。强行加税只会瘫痪本土电动车生产。数据显示,美国去年约三分之二石墨进口来自中国,总进口量达18万公吨。
02 成本冲击波,电动车产业链承压
石墨在锂电池中的作用堪称“隐形王者”——作为负极核心材料,它直接决定电池的储能效率和寿命。一块电动车电池中,石墨占比超20%。
CRU集团电池材料主管Sam Adham测算,160%的关税将使每千瓦时电池成本增加7美元。这一增幅相当于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给予电池制造商的税收抵免额的五分之一。
“基本上会抹去韩国电池制造商一到两个完整季度的利润,”Adham直言。松下方面虽然表示石墨在电池成本中占比不足8%,但警告若石墨成本翻倍,电池价格可能增加1000美元以上9。
资本市场反应迅速——裁定公布当日,特斯拉股价应声下跌1.4%;而依赖中国材料的电池企业股票普遍受挫。
03 中国主导地位,全球供应链的基石
中国在全球石墨供应链中的地位难以撼动。数据显示,中国掌控全球70%以上石墨供应,2024年对美出口额达15亿美元,占美国进口总量的60%。
美国对华石墨的进口依赖度极高——天然石墨依赖度达59%,人造石墨依赖度更是高达68%。这种结构性依赖使得美国商务部的关税政策直接冲击了电动车制造商的原材料采购计划。
国际能源署5月发布的报告指出,石墨仍是锂离子电池最常用的阳极材料,硅基材料的大规模应用预计要到2030年。这意味着在未来数年内,石墨作为核心原材料的地位难以被替代。
04 政治经济博弈,贸易战的“痛点互换”
此次关税决策背后折射出中美在新能源主导权上的深层次博弈。美国试图通过关税保护本土石墨产业,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石墨生产国,其供应链优势可能因此被削弱。
面对美方关税战,中国早有反制筹码。一位产业政策研究员分析:“既然美国能用‘反倾销’大棒,中国为何不能以彼之道?”例如美国近期对华解禁的H20人工智能芯片,表面上是对中国市场的让步,实则暗藏倾销意图。
贸易博弈的本质是“痛点互换”——当石墨成为美国电动车的痛点,芯片便是中国握住的另一张牌3。这种博弈可能导致贸易摩擦向稀土、锂矿等相关领域蔓延。
05 全球产业链重构,谁能笑到最后?
美国本土石墨企业对此裁定欢呼雀跃。亚拉巴马州的Westwater Resources公司股价在消息公布后暴涨15%,该公司计划到2028年将年产能扩大至5万吨。加拿大某矿商股价更是飙涨51%。
然而,这片“虚假繁荣”背后,是特斯拉等车企的供应链危机。若选择中国石墨,天价关税将吞噬利润;若转向高价替代品(如澳大利亚或巴西石墨),电池成本仍将跳涨15%-20%。
特斯拉刚经历了一场因“去中国化”导致的战略阵痛。为获得美国7500美元/车的补贴,其部分车型改用非中国电池,结果成本暴涨、产能下滑。今年5月,特斯拉悄然重启中国电池采购。
如今160%的关税重锤落下,相当于封死了这条“自救之路”。
美国本土石墨企业股价狂欢——Westwater Resources暴涨15%,加拿大某矿商飙涨51%。但虚假繁荣背后,特斯拉等车企已陷入两难:若用中国石墨,160%的关税将吞噬利润;若转用澳大利亚等替代品,电池成本仍将跳涨20%。
国际能源署报告指出,石墨在2030年前难被替代。当美国工厂产能爬坡之时,全球新能源转型进程已被迫延缓。历史证明,用关税筑墙,只会让墙内的人窒息。#热点观察家#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财智密码
上一篇:北京多少钱一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