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7 新闻动态 50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观察者网】【上观新闻】(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浅浅
编辑|浅浅
有钱身后一条狗,没钱社会路难走。
没了美国的“营养补充”,某些势力还能侃侃而谈吗?
7月1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即日起正式关闭国际开发署。
这个诞生于冷战时期,宣称对外用“非军事援助”扩大美国影响力的机构关门大吉。
特朗普这一招,不仅打乱了美国运营64年的全球布局,让奥巴马直呼“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也让国内一帮“公知”们,彻底断了粮!
面具之下
1961年肯尼迪政府时期,美国国际开发署成立。
它的官方使命,相当“伟光正”。
那就是代表美国人民,在海外实行“长期而平等的资源援助”,促进受援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主要包括人道主义援助、全球健康、教育、环境和气候变化等多方面。
然而其中有一条,却格外有争议性——民主、人权与治理。
该机构通过支持非政府组织,支持“自由媒体”,培训选举观察员,推广所谓的“民主价值观”。
这个民主价值观要怎么表达,怎么说,尽在掌握。
2014年,美联社曝光美国国际开发署在古巴秘密建立了一个名叫“ZunZuneo”的社交网络。
起初该网站以分享体育、音乐等内容吸引了大量用户。
然而当规模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平台便推送了政治内容,甚至组织了“快闪”示威活动。
古巴之春出现,美国政客立刻表态支持古巴人民。
更可疑的是在抗议爆发前几天,平台上出现了大量最近才注册的账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僵尸号”。
这些账号相互点赞,集体转发类似的,未经证实的内容。
美联社后续还披露,美国国际开发署曾秘密招募培养古巴嘻哈歌手,试图利用音乐激发年轻人的反抗情绪。
这熟悉的味道,陈旧的配方,多少国人见过?
十几年前,国内某些看起来很权威的杂志上,出现过一些歌颂美国但根本不符合逻辑的故事。
比如美国总统为了救一只被50伏高压电线缠住的麻雀,半小时内决定关闭华盛顿的全国总电线,展现了美国对生命的尊重。
再比如有文章讲美国孩子独立性强,无论贫穷富有,18岁就要被父母赶出去独立生活。
当时新闻传播没这么发达,这些纸媒不知误导了多少人。
还有一些“公知”吹嘘美国有多好,甚至冒出了“美国的空气更香甜”这样的话。
直到如今互联网发展,国人与美国网友一“对账”,才醒悟过来原来这些年一直被骗了。
津巴布韦等一些非洲国家的媒体,甚至曝出过写假新闻抹黑“一带一路”项目,可获得美国大使馆1000美元报酬的事。
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发表声明称,美国际开发署数十年支出超7150亿美元。
这么大一笔钱都花哪了?有多少投入在培养“舌头”上面?
不要以为说两句话,发表两篇文章无伤大雅。
世界上每个大事件背后,或许都有这些“舌头”推动。
《卫报》曾在文章中详细描述了美国政府机构,如何在东欧国家策划和资助颠覆活动。
而BBC和法国《世界报》,也都曾对“颜色革命”背后的外部资金和技术支持进行过分析报道。
美国通过国际开发署,他们的资金通常以“项目”的 形式提供,资助一些媒体或个人。
2017年,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
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切断一些境外资金链条的输入和活动网络。
当时许多依赖这些项目资金的学者和活动家,处境变得困难,就是该机构影响中国最有力的印证。
如今特朗普又一刀下去,直接把整个国家开发署关了。
断了粮,这些“公知”们估计彻底没戏了。
可既然国家开发署发挥了这么大的作用,特朗普为什么要关了它呢?
不可掉以轻心
美国际开发署之所以被特朗普关闭,是因为它的存在和运作方式;
与特朗普“美国优先”理念在多个层面存在根本性的冲突。
该机构是美国推行全球主义和承担国际责任的象征,它致力于解决贫困、疾病、不平等等全球性问题。
而特朗普质疑所有国际承诺,认为这些都削弱了美国的主权和利益。
在多次集会和讲话中,他反复质问:“我们为什么要给这些国家钱?”
而且该组织致力于通过“软实力”来传播美国价值观,赢得盟友和影响力。
可特朗普却信奉“硬实力”,通过军事和经济制裁展现美国的强大。
马斯克在政府效率部门工作时,就辞退了不少该部门的工作人员。
而如今特朗普宣布关闭,也彻底结束了这一切。
但千万别掉以轻心,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松口气了。
美国不会放弃争夺全球影响力,只不过是为机构换一个名字而已。
早在2018年,特朗普便签署了《更好地利用投资引导发展法案》。
该法案整合了多个机构,创建了一个新的、更强大的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
它被明确设计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替代方案,旨在通过政府支持的私人投资,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以对抗中国的经济影响力。
这实际上是将发展援助从人道主义和软实力工具,转变为地缘政治和经济竞争的武器。
完全符合特朗普的交易性和竞争性世界观。
国务卿鲁比奥还声称,他们会大力资助全球媒体署,扶持美国之音等官媒。
相比之前的国际开发署,美保留了更有利他们的部分。
结语
美国家开发署通过一种复杂和间接的方式,资助了大量项目和非政府组织,无声无息影响着人的思想。
他们培养“公知”我们不怕,怕的是大家习惯了这种人的存在,视而不见。
对于此种拿钱办事的人,必须严惩。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观察者网 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