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关于美国提升港口费用这件事,在我们看来是愚蠢的行为,但为何美国人偏偏去做?根本上是美国人的思维定势导致的!

2025-10-25 新闻动态 200

美国人到底在想什么,为啥非要干一件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蠢事?一艘从中国开来的货轮,靠岸停一下,就要被美国收走超过两千万人民币的“过路费”,这笔钱最后不还得摊在美国老百姓买的每一件商品上吗?

这波操作,在我们看来简直是匪夷所си议,但如果你以为这只是个简单的经济问题,那格局就真的小了,这背后藏着一盘大棋,一盘混杂着焦虑、算计和历史惯性的大棋。

你是不是也觉得这事儿特拧巴?别急,这只是掀开了第一层。撕开这层看似荒唐的经济账,底下埋着的是美国人心里头最大的那根刺——国家安全。这事儿压根就不是贸易代表办公室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背后真正的推手,是五角大楼。

在美国军方眼里,他们曾经引以为傲的“民主兵工厂”早已锈迹斑斑。二战时期,美国造船厂跟下饺子一样,哗啦啦地造出了上千万吨的军舰和运输船,那是何等的威风。可现在呢?

一年造的商船数量,五个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市场份额连0.1%都不到,而同期中国造了超过1700艘。这种天壤之别,让五角大楼的将军们晚上都睡不着觉。他们反复念叨一个词:“第四国防军种”,说的就是强大的商业船队和造船工业。

在他们看来,这玩意儿跟陆海空三军一样重要,是战时维持全球后勤补给线的命脉。所以,哪怕这港口费会搞得国内物价飞涨,经济上亏到姥姥家,但在“国家安全”这面大旗面前,一切都得让路。这根本就不是一笔经济账,而是一笔用钱都算不清的“安全账”。

当然,国家安全这面大旗是举起来了,但光有口号不行啊,得有人在底下实打实地推。这时候,一群关键人物就登场了——工会大佬们。就在2024年3月,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USW)为首的五大工会组织,雄赳赳气昂昂地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递交了一份厚厚的请愿书。

内容很简单,就是控诉中国在造船和海运领域搞“不公平竞争”,强烈要求政府出手“管一管”。这时间点选得非常微妙,正值美国大选的关键时期。对于那些想保住位子或者更上一层楼的政客来说,工会手里的选票,那可是金灿灿的“铁票仓”。

工会大佬们一发话,政客们哪敢怠慢?于是,这张天价港口费的罚单,与其说是为了重振美国造船业,不如说是一张递给工会大佬们的“投名状”,一场心照不宣的政治交易。你看,老百姓的钱包和国家的长远利益,在短期的政治选票面前,似乎一下子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你看,政客们和工会大佬们一拍即合,这事儿就算定下来了。可这记“七伤拳”打出去,疼的到底是谁?首先遭殃的,就是美国的普通消费者。世界航运理事会早就把话挑明了,这笔费用最终会原封不动地转嫁到运费上,一个集装箱的成本可能要暴涨600到800美元。

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美国人去超市买的牛奶、家电,网上下单的手机、衣服,通通都要涨价。据汇丰银行估算,美国消费者每年可能要为此多掏出300亿美元的冤枉钱。在通胀本就高企的今天,这无异于火上浇油。更讽刺的是,这项旨在“保护”本国产业的政策,却遭到了本国产业的强烈反对。

美国煤炭公司Xcoal的CEO斯拉舍急得直接给商务部长写信,说船东们因为这个新规,已经拒绝为未来的煤炭出口报价了,价值1300亿美元的生意可能在两个月内就得黄。美国的农民们也欲哭无泪,他们的农产品本来就在国际市场上被关税搞得焦头烂额,现在又被高昂的运费捅了一刀。这波操作,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伤敌八百,自损一千”,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造船梦,却先把自己家的出口命脉给掐断了。

说实话,美国这套操作,太阳底下就没啥新鲜事。咱们把时间往前倒拨一百年,你会发现,历史简直就是个复读机。1920年,美国通过了著名的《琼斯法案》,规定所有在美国港口之间运输的货物,必须由美国制造、美国所有、美国船员运营的船只来承运。听起来是不是很“爱国”?

初衷也是为了保护本国造船业和航运业。可一百多年过去了,结果呢?这个法案就像一个密不透风的温室,虽然保护了里面的花朵免受风雨,但也让它们彻底丧失了在野外生存的能力。美国造船业因为缺乏国际竞争,技术停滞不前,成本高到离谱,造一艘大船的价格是国际市场的四倍还多。

这个法案非但没能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反而把它“保护”成了一个离不开政策拐杖的“巨婴”。如今,特朗普政府也好,拜登政府也罢,他们非但没有吸取教训,反而又从历史的工具箱里翻出了这把生了锈的老锤子,试图用同样的逻辑,去解决一个全新的问题。这种刻在骨子里的保护主义惯性思维,才是最可怕的。

所以,你看明白了吗?从国家安全焦虑,到国内政治博弈,再到历史路径依赖,所有线索最终都指向了一个终极目标,一个远比重振造船业本身更宏大的图谋。这已经不是单纯的贸易摩擦,而是继半导体、电动汽车、人工智能之后,美国对华进行全方位战略竞争开辟的又一个“新战场”——全球海运与物流的控制权。

他们看到中国不仅造出了全球最多的船舶,还运营着庞大的船队,控制着全球供应链的关键节点,这种影响力让他们感到不安。因此,他们宁愿承受国内通胀、出口受损的短期痛苦,也要试图在这条全球经济的大动脉上,对我们进行“锁喉战”,哪怕不能成功,也要迟滞我们的发展步伐。这背后,是一种根深蒂固的零和博弈思维在作祟,即你的强大必然意味着我的衰弱。

当一个人总想着砌墙来围堵别人的时候,他往往会发现,自己才是那个最先被困在墙里的人。

话题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