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准备行动!美军已做好大规模轰炸准备,就等特朗普签字下令

2025-10-11 新闻动态 119

我盯着那支笔的动静,特朗普桌上的那份命令据说只差签字,白宫传出的信号是“准备完毕”。

京报网在2025-09-28的报道说“爆料称美计划打击委内瑞拉境内目标”,北京日报客户端标注的时间是2025-09-28 00:01。

参考消息在2025-09-27发了一句更扎心的提醒,委内瑞拉准备举行灾难防备演习,直奔对美国的应对。

加勒比海面上不再平静,美军舰队逼近到当地人站岸边能用肉眼看清的程度,军事意义有限,心理压力爆表。

白宫的“准备完毕”不是空喊,海上到空中的编队,再到地面部队的集结,呈现出一种陆海空一体推进的态势,像是在告诉马杜罗,谈判这回不安排。

美媒泄露的方案摆在那,战术思路很清楚,打要害,直指指挥系统、通信网络和关键军事设施。

他们不准备地毯式轰炸,成本太高也太笨,他们要的是精确打击,试图在战争初期决定胜负。

核心就是让一个国家的通信链条瞬间失灵,让军队失去协调,变成各自为战,抵抗力度被拆散。

听上去像一套效率优先的手册,最小投入,最大战果,最好避免拖成消耗战。

问题来了,计划是纸上完美,落地要看天命,斩首要是没打中,委内瑞拉的体系要是比预估更硬,这一局立刻翻脸。

委内瑞拉这几年经济是难,但军队的基本架子还在,核心城市周边的防御力量不算弱,这是明摆着的门槛。

地理也不帮美国忙,城市密集,山地和丛林交错,速战速决一旦失手,巷战和长期游击战就是等在门口的坑。

这套战术成功与否,完全压在美军对自身情报和精准能力的自信上,这种自信一旦打滑,战场节奏就变成泥潭。

按理说,打到这个尺度,得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美方口径是“打击毒品走私”。

美国国内媒体也不太信这个理由,过去类似的剧本看多了,战争打完,毒品没解决,地方政权换了人,这一回很像那个熟悉的续集。

马杜罗的对美态度长期强硬,这是让华盛顿不舒服的第一层。

更刺激的是外交站位,向俄罗斯、伊朗靠拢,这已经触到美国的后院神经。

对美国来说,这不只是“不听话”,是对拉美主导地位的直接挑战,后院被钉上一颗钉子,手就开始痒。

还别忘了资源这一项,委内瑞拉被探明的石油储量是世界第一,能源是当代硬通货,这块大油田怎么可能被忽略。

这次如果真开打,目的恐怕不是遏制,也未必是谈判,直接换领导人是最省事的路径。

与其和一个不配合的马杜罗政府拉扯,不如换成一个听话的,华盛顿的算盘向来这么直。

马杜罗不是没试过沟通,他多次释放愿意对话的信号,白宫用不回应把这些尝试都按掉了。

这一局还有一个“示范效应”,杀鸡儆猴不遮掩,拉美这几年不少国家政治上独立性增强,美国要选一个最硬的出头鸟下手,震慑整片左翼生态。

在西半球重新树立“我说了算”,这就是他要传递的消息。

不过,政治算的是多维账,白宫这会儿为什么扶刀上马,还要看国内局面。

特朗普政府面前是经济复苏缓慢、通胀居高不下、社会分裂加剧,发动外部冲突能转移注意力,也能把总统形象硬起来。

这种操作在美国政治史上不稀有,关键节点上,有人总会选择把焦点推到外面。

更棘手的是面子,动员到这个份上,舰队开到肉眼可见的距离,最后要是偃旗息鼓,国内外对手会把“软弱”写在脸上。

面子成了决策变量,军事胜算和经济成本之外,政治声望和个人形象在拉着那只天平。

这就形成了一个危险闭环,为了不丢面子,哪怕评估显示风险很高,也可能选择铤而走险,按下那颗没有必胜把握的按钮。

一旦按下,第一波反应是人道灾难,委内瑞拉人口多,社会结构复杂,局势失控时,难民潮会往哥伦比亚、巴西方向冲。

这种外溢压力最终会回到美国本土,制造新的政治和社会题目,耗力不小。

经济上也会立刻反噬,委内瑞拉是重要产油国,战事一起,全球油价上扬几乎是同步发生。

美国本就承受高通胀,油价再推一把,民众生活成本上升,反过来抵消战争带来的政治收益。

外交层面也不轻松,拉美不少国家明确不支持用武力解决问题,美国如果硬闯,在西半球的孤立会加重。

如果没有确凿证据和国际授权就贸然出兵,道义基础会继续稀释,霸权做派的形象更难洗。

所以白宫选择沉默,反复衡量,打能不能迅速搞定,不打会不会被认为示弱,两边都难看。

问题回到最初那支笔上,“就等特朗普签字”,这是美媒爆料给出的场景,也是一场豪赌的起点。

海面上,舰队还在靠近的姿态里晾着,岸边的人没有退,视线一直盯着浪头那一抹钢铁色。

北京日报客户端那条报道的时间戳,停在2025-09-28 00:01。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话题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