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退休金过万只是“少数派”,普通人养老到底该靠什么?

2025-07-28 新闻动态 171

一提到退休金过万,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这日子可太滋润了!”但要真想成为那1.84%的“塔尖人物”,难度还真不小。最新数据显示,全国3.47亿领取退休金的人里,月入过万的只有640万人,这比例比中彩票都高不了多少。大多数人的养老金卡上,每个月到账金额其实很朴实——3000元以下的占了六成多,3000到10000元之间的也就勉强撑起三成八。

不少年轻人可能会问:怎么差距这么大?其实道理并不复杂。谁能拿到万元养老金?无非就是机关事业单位那些老资格、工龄长、级别高的大佬们,还有国企里的技术骨干、高管,以及高校教授、研究员等知识分子,再加上金融、电力等垄断行业的资深员工。这些岗位,不仅工资基数高,还能稳定缴纳社保三四十年,自然水涨船高。

反观我们身边,大部分普通职工和个体户,即便辛苦打拼几十年,到头来也只能在几千块徘徊。有网友调侃:“我爸妈一个月加起来不到五千,我自己再努努力,也许下辈子有戏。”虽说是玩笑话,但背后藏着一代人的焦虑与无奈。

其实,养老金多少,本质上就是职业结构和社会保障体系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不同行业间收入差距巨大;另一方面,同样是工作30年,有的人每月扣得多,有的人只按最低标准交,这最后算账的时候当然天壤之别。有些自由职业者或者灵活就业人员,为了省点钱选择断缴或少缴,将来只能自食其果。而且城市和农村之间、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待遇落差更让人心酸。

问题来了:既然绝大多数人都进不了万元俱乐部,那养老究竟该靠什么?难道指望孩子啃老?还是把希望寄托在彩票中大奖?

现实一点说,与其羡慕别人,不如脚踏实地规划自己的晚年生活。首先,从年轻时开始重视社保缴费,无论在哪个行业,都尽量做到不断档、不漏缴。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适当补充商业保险,比如企业年金或者个人养老金账户,为将来添砖加瓦。此外,还可以培养一些副业技能,多条腿走路,总比单靠一份工资强得多。

再者,要学会理性消费,把握好储蓄与投资平衡。不必盲目攀比,也不用被所谓“体面”所绑架,只要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并留有一定余地应对突发情况,就是合格的养老准备。有时候,一顿热乎饭、一群老友、一份健康,比数字上的优越感更重要。

当然,我们也期待政策层面继续完善,比如提高低收入群体养老金水平,让更多老人安享晚年。同时,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让不同阶层都有尊严、有安全感地度过人生下半场。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未来社区里配套齐全,各种文娱活动丰富,每个人都能找到归属感,是不是比单纯追求数字更有意义?

最后,一个扎心的问题摆在眼前:你觉得现在拼命追求那点儿微薄增长,到底是在为未来铺路,还是变相给自己挖坑?面对现实,我们是不是应该换个角度思考——真正值得奋斗的是怎样的一种晚景呢?

#热点观察家#

话题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