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4 产品展示 185
当员工将前半生积蓄甚至抵押房产投入自己奋斗的公司,期待分享成长果实时,谁曾想到项目赚钱后分红竟会遥遥无期?万科2015年推出的员工跟投计划,曾让无数人眼前一亮——员工可自愿投资公司重点项目,成为项目合伙人。这一设计初衷是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实现风险共担。最积极的员工投入175万元,平均每个项目跟投金额达35万元。然而光鲜背后暗藏玄机:通过有限合伙企业架构,万科作为普通合伙人牢牢掌握控制权,而员工作为有限合伙人却面临极高的退出门槛。当行业环境转冷,即使项目销售回款超36亿、交付率超95%,员工的资金依然被死死卡住。这场看似双赢的制度,实则将大部分风险转嫁给员工,让信任公司的人反而成了最被动的风险承担者。这不仅是万科的个案,更是整个房地产行业激励机制的深刻警示——当激励变成绑架,企业该如何重建信任?
Hello大家好,欢迎收听我们的播客,我是主持人凌薇。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陈明老师,一起来聊聊最近炒的很热的话题。大家好,我是陈明,很高兴能和大家分享。好的,那咱们就直接进入正题,今天咱们要聊的是一个非常让人感慨的话,提额很多员工把自己的前半生的积蓄,甚至把自己的房子都抵押了,把钱投给了自己奋斗的公司,结果项目赚钱了,分红却遥遥无期。对,这个话题真的挺让人关注的。那我们就直接开始,咱们今天第一个瑶聊的是跟投的诱惑,就是万科集团在2015年推出的,员工跟投计划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计划?它背后的初衷是什么跟投计划其实很简单,公司的一些重点项目,员工可以自愿的拿钱出来投进去,然后这个钱就会成为项目公司的一些股权,原来是这样,那这么说的话,那员工其实就变成了这个项目的合伙人。对,然后跟投计划。其实万科当时推它,主要有两个目的,一个就是为了激发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员工他自己会更有去把项目做好,因为他要为自己的收益负责。另外一个,希望能够分散风险,大家一起去承担,而不是说光靠公司和少数的高管在扛着,那计划退出之后,在员工当中到底有多大的反响。非常火,大家积极性特别高,很多人都掏出了自己的积蓄,甚至有人把房子都押了进去。就最多的一个员工投了175万,然后平均下来,每个项目的跟投金额是35万。看来大家真的是很信任公司,对没错,然后跟投计划出来之后,不光是普通的员工,包括一些区域的主管什么的也都非常积极,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跟我们大家的利益是绑在一起的,大家都在里面看到了属于自己的机会。你觉得这个跟投计划在万科的运作的过程当中,有哪些比较突出的好处?他其18员工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狠狠的绑在了一起,然后大家就会更有动力去把项目做好。那比如说像长沙森林公园这个项目,它当时的销售回款是超过了36亿。另外,它的整个项目的竣工交付率是超过95%,就大家都是受益的。停起来对员工激励确实很明显,对,没错,而且它是一个风险自担,然后收益共享的一个机制。那它一方面可以汇聚大家的智慧,去帮公司解决一些难题。另外一个方面,它也可以让优秀的人才能够分享到公司成长带来的红利。从而吸引和留住了很多核心的人才。关于万科跟投计划的诱惑和运作咱们就先聊到这儿,休息一下马上回来对,那我们接下来就聊一聊这个现实的困境,项目赚钱了,但是分红却难产,那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其实很多跟投项目,它都是有一些专门的有限合伙企业,那这些有限合伙企业,它其实是一个为了这个项目专门设立的一个独立的公司,那它的股权结构里面会有普通合伙人,也就是Gp,然后有限合伙人也就是lp那其实万科就是拿自己的这个身份去做了gp,那员工就变成了lp。原来员工的股权是这样来的。对没错,那这个好处就是万科它可以牢牢的把控制权抓在手里,然后同时,它也可以限制员工的退出,那这个其实就埋下了一个伏笔,为什么很多项目明明赚钱了,但是员工却拿不到分红。其实这个跟投制度,它有一个非常高的退出门槛,就它要等这个项目所有的指标都达成95%,他才会给你清算,那这个时候,其实整个行业的环境如果变冷了,那你这个子衿就很难回来,所以就是说这个钱其实是被丝丝的卡住了。对,没错,那另外万科的跟投计划里面还写的很明确,它是一个股权投资风险自担,那这就意味着,他可以把自己的责任推的非常的干净,那员工就变成了最惨的局外人。那这些员工他们面对困镜他们具体都做了哪些尝试。他们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是跟公司里面的一些管理层去沟通,希望能够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回应。那后来发现没有结果之后,他们就通过一个外部的审计,去要求万科给出一些账目,那这个时候万科就是一直拖延,那最后他们就干脆只给一个非常标准的回复,就说按照制度办事。看来说员工们真的是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对,他们最后把这个矛盾公开化,大家签一个怜悯信呼吁公司能够体面的解决问题。那其实他们背后还做了很多,就是收集资料,包括一些法律的途径,去争取自己的权益,那也有很多员工,他们甚至都准备好了,要辞职了,他们还要去跟公司死磕到底。他们这个维权的过程其实非常的漫长,也非常的艰难。好,聊了这么久的分红,困镜感觉信息量不小,咱都歇会儿喝口水待会儿继续咱们来进入到第三部分,咱们今天要聊的这个话题是行业的景诗万科的跟投制度到底揭示了哪些深层次的问题其实万科的这个跟投制度它的表面上看是一个双赢的工具,但其实它是一个非常精巧的设计。他把大部分的风险留给了员工,然后他的退出是非常被动的。对,那这个时候员工其实就变成了一个只能进不能退的一个股东。对,那这个其实就很有一点像是一种变相的剥夺。那你这么说的话,那很多公司其实都用这种方式吗?对,其实很多头部房企现在都是用的这种有限合伙的企业形式来做跟投,那它其实背后都是一些。很相似的这种设计,那这些设计其实就把员工的权益压缩到了最小,那万一遇到一些项目亏损,或者说资金链紧张的时候,员工是首当其冲的,要承担损失的。对,那这个时候他们的收益就完全要看公司,和这个制度的设计者的脸色对,那这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隐患。你觉得万科的这种跟投制度给员工和公司带来的最大的教训是什么?员工本来是希望通过跟投计划来分享公司成长的果实。那现在反而变成了一个被制度套牢的一个风险承担者。对,那也让很多人重新去思考自己的利益和公司的,李一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对,确实员工的信任一旦被消耗的话,那这个公司的凝聚力就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对,那这个其实也给公司提了个醒,你光靠这种激励性的股权,是没有办法一直绑住员工的心的。对,那你还是要去完善你的治理结构,去保障员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对才能够真正的去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你觉得万科的跟投制度给整个房地产行业带来的最大的警示是什么?其实很多行业的人都觉得,好像我加入了跟投我就变成了,公司的主人。对,但其实在这个制度下面,员工更多的是被设计成了一个风险承担者和利益让渡者。对,那这个其实就是一个警钟长鸣你要去警惕你的激励变成了一个绑架,你要去保障大家的权益,才能够保障制度的长久的持续下去。对,不然的话,你只会让这个信任一旦破裂,就很难修复。对,今天咱们聊了这么多,关于这个跟头背后的故事,然后也看到了员工的坚守和他们的诉。丘。对,那未来到底这个制度会怎么发展?司机续的优化还是说会受到更多的限制,其实真的是需要行业一起去思考,对才能够找到一个企业和员工之间的一个新的平衡,好吧,那就是这一期节目咱们就到这里,然后感谢大家的收听,咱们下期再见。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