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3 产品展示 113
石破茂的祭祀费悄悄塞进靖国神社功德箱,署名栏赫然写着“自民党总裁”。
仅仅四个月前,同样的行为,他用的还是“内阁总理大臣”的正式头衔。
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把戏,明眼人都看得出其中的心虚。
不敢光明正大,却又铁了心要把钱送到那群二战甲级战犯的牌位前。
东京的8月15日,本应是深刻反省战败的日子,却成了日本政府围着靖国神社打转的“拜鬼日”。
首相给钱,大臣亲至,好一番“虔诚”景象。
战殁者追悼仪式上,石破茂的声音回荡。
“牢记战争”,“将悔恨与教训铭记在心”。
这话听着模棱两可。
悔恨什么? 是悔恨发动了侵略,还是悔恨没有打赢?
铭记什么教训?是吸取不再侵略的教训,还是铭记下次怎样取胜的教训?
更关键的是,通篇讲话,对当年被日本铁蹄蹂躏的亚洲国家及其人民承受的深重苦难与牺牲,他提了吗?
对于日本在那场战争中的侵略责任和需要进行的道歉,他说了吗?
统统没有!
台下坐着的那些战殁者遗属,他们亲人在侵略战场上犯下的罪恶,在石破茂的话语里被轻飘飘地遗忘了,这些阵亡者只成为了被追悼的对象。
为何道歉对日本政府如此艰难?
日本自民党内部那些保守派给出了他们的答案:安倍晋三首相2015年已发表的“安倍谈话”,对过去的道歉表示了认可,所以,“已经道过歉了”。
他们的逻辑就是,道歉是一次性的,有了一纸声明便算完成了历史功课。
至于持续的反思、真诚的忏悔?
那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
他们或许觉得再次道歉是日本的耻辱,但恰恰是这种不肯彻底清算历史、不敢直面罪恶的态度,正在国际上不断消耗着日本的道德信誉。
他们的教科书,年复一年地篡改、粉刷历史,向一代代日本年轻人灌输着被精心美化甚至歪曲的战争叙事。
靖国神社问题的核心早已被中方一再点明。
中国外交部无数次强调,靖国神社就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精神策源地,里面供奉的是双手沾满亚洲各国人民鲜血的战争罪犯,其中包括14名罪大恶极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甲级战犯。
日本政府辩解了几十年,声称只是“传统的宗教祭祀场所”,是对“为国家牺牲的战殁者表达哀悼”。
这种辩解苍白无力,无法掩盖其为军国主义扬幡招魂的本质。
石破茂们心里比谁都清楚这其中的敏感性,否则又何必费尽心机地更换身份标签?
这场靖国神社风波,只是近期日本一系列伤害中国利益行为中的一环。
就在不久前,中国台湾地区的官员林佳龙,打着“私人身份”的幌子窜访日本。
任何一个真正恪守一个中国原则的国家,都不会为这种变相支持“台独”势力张目的行径提供舞台。
但日本政府默许了。
这公然违背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中日之间签署的四个政治文件所确立的原则,是对中国核心利益的严重挑衅。
对此,中国立即采取了清晰果断的反制措施——原定的中国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访日行程,被中方断然取消。
这就是明确信号:想和中国打交道? 那就必须遵守规矩,拿出诚意,用行动说话。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的反应是迅速而严厉的。
对石破茂供奉祭品之举,大使馆直斥其“公然为军国主义招魂”,表明中方严厉立场,要求日方“彻底同军国主义划清界限”。
紧随其后,王毅外长掷地有声的发言,将问题的本质彻底点破。
“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不仅给中国和亚洲人民带来了难以愈合的深重创伤,同时也将日本人民拖入了痛苦的深渊。”
“但直到现在,日本国内仍有人在为当年的战争罪犯翻案招魂。”
王毅外长的话,如同锋利的剑,直指日本历史认知的顽疾核心。
“只有正视历史,才能防止再入歧途。 ”
“我们敦促日本作出正确的选择。 ”
没有模棱两可,没有外交辞令,只有直白的要求:正视过去犯下的罪行!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这次风波发生前的一个多月,石破茂还曾表达过想带领日本“逐渐脱离对美国的依赖”,将战略发展目光转向亚洲的意愿。
然而,一边表达着走近亚洲的愿望,一边却毫无顾忌地向亚洲邻国心中最深的伤痕上撒盐。
这种自相矛盾的举动令人困惑。
当日本领导人的双膝始终跪拜在象征侵略战争的精神图腾之前,当日本政府的语言始终回避承认战争罪责,日本又凭什么去赢得曾遭受其暴行的亚洲邻国的信任?
石破茂的供品和含糊其辞的“反思”,在首尔、在马尼拉、在雅加达、在吉隆坡,所有曾被日本侵略和殖民统治的土地上,只会激起痛苦的回忆和强烈的反感。
在亚洲想要寻求真正的合作发展? 历史欠账未还,信任早已被撕开口子。
时间已走到2025年,距离那场给人类带来浩劫的世界大战结束,整整过去了80年。
80年,足够漫长。
漫长到足够一个国家去真诚地反思、彻底地悔过、庄严地承诺。
80年,又似乎太短。
短到至今,那些在侵略者屠刀下惨死的平民的骸骨,仍在等待着一声诚恳的认罪道歉。
那些身心遭受永久摧残的慰安妇受害者,她们的苦难仍在等待着日本政府的正式承认与赔偿。
那些前仆后继、浴血抗击侵略者的英烈们,他们的牺牲仍在等待着历史的公正评价。
历史的账本,从来就不是可以讨价还价的集市。
正义的脚步或许会被拖延,但它终将抵达。
只是这一次又一次的“上供”、一回又一回的沉默、一遍又一遍的狡辩,都在延长着正义最终到来前,那份让人难以忍受的等待。#优质好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