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中方率先点头示意,美国为何还未签字?特朗普竟要求扩大进口!

2025-08-18 产品展示 56

8月10日深夜,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突然喊话:“中国大豆短缺了! 该把美国大豆订单翻三倍! ”他宣称美国农民能提供“最优质大豆”和“快速服务”,还称这能“大幅削减贸易逆差”。 这条推文瞬间搅动市场,芝加哥大豆期货应声上涨2.8%,但中国买家却毫无动静,因为中国根本没出现特朗普口中的“短缺”,仓库里豆粕甚至堆到过剩。

美国豆农的焦虑肉眼可见。 往年此时,中国早已预订9月收割的新季大豆,但2025年却一单未下,创下20年来最晚采购记录。 内布拉斯加州的农场主对着媒体抱怨:“仓库堆满去年的大豆,价格比成本还低20%,再卖不出去贷款都还不上! ”这些声音直接冲进了白宫——艾奥瓦、伊利诺伊等农业州是共和党的铁票仓,而2026年中期选举只剩一年,特朗普输不起这些选票。

特朗普的“四倍要价”看似惊人,实则经不起推敲。 2024年中国进口大豆1.05亿吨,其中美国仅占2213万吨,巴西却拿下7465万吨。 若按特朗普要求翻四倍,中国需吞下9000万吨美国大豆,相当于全球大豆贸易量的85%,比美国全年产量还多!更何况巴西大豆比美国便宜15%,蛋白质含量更高,中巴还签了免关税协议。中国转向巴西不是偶然。 过去十年,中国投资巴西港口、铁路,打通大豆运输动脉。 2025年上半年,巴西对华出口3186万吨大豆,占中国进口总量的64.5%,而美国份额萎缩至32.7%。 更让特朗普尴尬的是,中国连替补方案都备好了:阿根廷大豆7月对华出口激增,俄罗斯远东农场也获中方投资扩种。

大豆博弈背后藏着贸易战的刀光剑影。 4月,美国以“芬太尼问题”对中国商品加税,中国反手就对美国大豆加征15%关税。 这一招精准打中特朗普软肋——美国大豆价格应声暴跌,农民收入锐减。 而特朗普的深夜喊话,恰在8月12日关税暂停期到期前36小时发出,明摆着想用大豆换中国在关税上让步。

中国手握的反制牌比美国更多。 8月12日中美虽同意继续暂停24%关税90天,但中方仍保留10%基础关税。 若美方施压,中国随时可恢复加税,或扩大美国液化天然气、原油进口(2025年已增12%)来平衡逆差。 驻美大使谢锋更点破关键:“美国不卖芯片,却强塞大豆,这种生意公平吗? ”

特朗普的豪赌暴露了美国的结构性矛盾。 37万亿美元国债压顶,美联储拒不降息,股市震荡,此时重启贸易战等于经济自杀。 但鹰派势力逼他“硬起来”:副总统万斯放风要对中国购俄石油加征100%关税,商务部又对东南亚转运中国商品课税40%。 这种既要中国市场又要遏制中国的分裂策略,连日本学者都嘲讽是“自残行为”。

中国的大豆策略始终稳如磐石。 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主粮自给率95%以上,进口大豆九成用于榨油和饲料,对粮食安全影响有限。 2025年东北大豆收购价稳在2.5-3元/斤,政策补贴让产量持续提升。 市场多元化更成护城河: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甚至非洲,谁性价比高就买谁。 毕竟对中粮集团而言,大豆是生意,不是政治工具。

这场大豆拉锯战的结局早已写进数据:2025年1-7月,中美贸易额同比下降12%,中国对美顺差却收窄13.1%。 美国农民等不及政治博弈,艾奥瓦州已出现“弃豆种玉米”潮。 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价格,在特朗普发帖狂欢48小时后,又默默跌回原点。

话题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