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家附近山姆开业前办会员,到期因购物少未再

2025-10-10 新闻动态 64

那张 260 元的会员卡,成了我与山姆的告别信

去年深秋,家附近的山姆会员店还在装修收尾,红色围挡上的 "会员专享" 字样已足够勾人。得知开业前办卡能享 "一年送三个月" 的优惠,我没多想就付了 260 元,握着那张印着 Member's Mark 标志的卡片,仿佛提前拥有了精致生活的入场券。

开业头个月的盛况至今记得。周末的停车场绕三圈才能找到空位,推购物车要在人群中艰难穿梭,试吃区的队伍从烘焙区排到生鲜区,连网红瑞士卷都要靠抢才能买到。那时的山姆像个热闹的社交场,大家举着刚拿到的试吃品交流,谈论着哪款进口坚果性价比高,哪款自营蛋糕口感惊艳,260 元的会员费似乎花得物超所值。

但新鲜感退去得比想象中快。工作日的山姆恢复了平静,货架间的通道豁然开朗,可我却发现自己很难找到想买的东西。作为独居者,那些标注着 "家庭装" 的 1.5 升牛奶、20 片装的面包总让我望而却步;曾经期待的进口零食区,渐渐被好丽友、卫龙等楼下便利店就能买到的品牌占据,所谓的 "独家款" 越来越少,太阳饼、米布丁等口碑商品早已不见踪影。

有次特意赶早想买传说中的牛排,却发现包装上的雪花纹理远不如宣传图清晰,翻看配料表时还得像挑菜市场的菜一样仔细检查。那刻突然醒悟,山姆承诺的 "严选" 品质正在松动,而我为这份 "省心体验" 支付的会员费,渐渐成了不必要的开支。一年下来,购物袋里的东西屈指可数:两盒麻薯、一瓶小青柠汁,还有某次冲动消费的速冻披萨。

今年初秋会员到期时,APP 弹出的续费提醒我看都没看就划走了。想起当初办卡时的期待,再对比如今货架上越来越大众化的商品,终于明白问题不在距离远近,而在山姆与会员的 "契约" 变了味。我们付 260 元本是为了精准筛选后的品质与稀缺性,可当这里渐渐变成 "包装高端的普通超市",会员身份自然失去了意义。

如今路过山姆,偶尔还能看到周末排队的人群,但我已不再心动。那张过期的会员卡被收在抽屉角落,它不仅是 260 元的消费凭证,更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消费热潮退去后,我们对 "物有所值" 最本真的期待。

#国庆健康充电计划#

话题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