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37岁倪妮再宣布好消息,出道即达高峰,她是娱乐圈的一股清新风

2025-08-26 新闻动态 127

8月8日,是倪妮37岁的生日,那天她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段视频。

视频里,她穿着一件纯灰色的上衣,搭配粉色长裤,头发随意地挽起,看着挺舒服的。

完全没有平时走红毯时那般精心打扮,就像个刚睡醒的普通女孩一样。

最近上映的电影《东极岛》里,她的样子完全变了个样儿。

她在电影里演渔家女阿花,皮肤被晒得跟礁石似的,手也粗糙得都裂开了。

说话嘎嘎带点海蛎子味的方言,跑着跑着裤脚都沾满了泥巴。

站在风浪中大声呼喊,嗓子都哑掉了,像被砂纸刮了一样,哪像生日视频里那么松松垮垮的样子呀。

不过,这种强烈的反差让娱乐圈里的人也少有评论,他们可能被那股“豁出去”的冲劲给震住了。

恋爱脑毁掉事业轨迹

其实不少人没有注意到一个事实,那就是倪妮刚踏入娱乐圈的时候,就已经让人眼前一亮了。

她是播音专业出身,老师一推荐就参加了《金陵十三钗》的选角,结果被张艺谋看中,选她演赵玉墨。

在电影里她穿着旗袍,那眼神一动,满满的故事感像要流出来似的。

那风尘女子的媚态和风骨,演绎得真让人难以忘怀。

那部电影成了2011年内地票房的冠军,她也凭借“谋女郎”的称号一举成名。

各种时尚资源和影视邀约接二连三地找上门,大家都觉得她会一直火下去。

事业刚刚起步,她就很快陷入了爱情中。

一开始,她是在和冯绍峰合作拍戏时对眼了,等被拍到的时候也毫不掩饰。

在机场牵着手,在街头相互拥抱,甚至采访时都笑得停不下来。

接着和井柏然一起出国旅游,戴着情侣款的首饰,公开秀恩爱,互动频率比宣传作品还高呢。

那几年,要是翻看娱乐圈的新闻,基本上她的名字后头都是“恋爱”或者“甜蜜互动”这类的词。

一新戏刚开始拍摄的时候,关注度反倒没之前的感情戏高。

网友们都说他是“恋爱脑”,指责他太放在恋爱上了,把事业的事儿都忘得差不多了。

媒体也跟着传,说他“为了爱情放弃了资源”,全心全意投入到男友身上。

这段时间,倪妮拍了不少影视剧,不管是古装的还是现代的题材,她都参与了。

这些角色都没有特别 standout 的特点,市场反应和观众的反响也比较平平,没有太大惊喜。

同期进入娱乐圈的女演员们,有的拿下影后称号,有的逐渐跻身实力派行列。

但她却一直被质疑只靠外表,成了“花瓶”的代表。

直到看到别人站在颁奖台领奖的那一刻,她才慢慢意识到自己似乎走偏了路。

从流量绯闻到演技深耕

看到别人领奖的那一刻,倪妮知道自己得赶紧想办法扭转局面了。

她慢慢减少了在公众面前的出现,拒绝了不少综艺和商业的邀约,专心钻研剧本和角色。

团队也转变了策略,不再一味去接那些依靠流量的剧本了。

改而选择那些具有挑战性的角色。

到了2021年,她参加了一部都市题材的电视剧,在里面饰演一个职场女士。

没有浓妆艳抹,也没刻意摆造型,就穿着一套简单的职业装。

只是凭着眼神和台词,就把角色的坚韧与脆弱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那部戏一播出,她就第一次拿到了最佳女主席的提名。

虽然没拿奖,但在媒体发的官方稿子里,终于不再提“恋爱脑”这个说法了。

不过,现在媒体的官方稿子上也说,她“终于走出了花瓶的标签”。

让观众真正看法改变的,还是那部《消失的她》。

她在里面饰演律师陈麦,留着利索的短发,穿着黑色西装,说话挺快的。

她的目光锐利逼人,一点儿也看不出曾经的温柔娇媚。

特别是在医院对峙那场戏里,她把角色的怒火和压抑都藏在台词里,连指头都紧绷着用力。

看完电影的朋友们都说,完全没想到这个角色居然是之前那位“风情玉墨”。

我就觉得这个律师又酷又犀利。

从那之后,找她的剧本也变了,不再都是那种“漂亮小姐”一样的角色。

有导演叫她演那种底层的小角色,也有团队招她去试试反派的戏份。

现在她不再挑角色的样子,只看剧本是不是不错,角色有没有戏可演。

为角色极致付出

看完《东极岛》的剧本后,倪妮就跟团队说:这个故事挺有意思的,挺值得一试的。

得用渔民那味儿的方式来表现,别想着什么“漂亮”不漂亮的。

电影里的阿花,站在码头的礁石上时,皮肤黑得发亮,亮得都有点儿晃眼。

粗布褂子被海风吹得鼓起,手握缆绳的指头都变白了。

那眼神,满是渔民的戒备和坚韧不拔的劲头。

她不用特意去表现那份野性,在为受伤的英军包扎的时候,

手指粗糙地拂过对方的伤口,连眉头都没皱一皱。

和岛民一块出海救人时,站在摇摇晃晃的船头上大声喊着口号,方言夹杂着海浪拍打的声音,传得啪啪作响。

散发出一股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猛劲儿。

有观众说,看到她跪在甲板上帮船堵漏,指甲缝里夹着木屑。

突然想到以前看到她穿旗袍演玉墨的样子,那种气质跟现在完全不一样,真让人觉得不是同一个人啊。

看着就像个在风浪中历练出来的渔家姑娘,没错。

没人再提“恋爱脑”或“花瓶”,散场时后排有人嘀咕:

原本她不只是能演个美丽姐姐,这样的角色才让人难以忘怀。

《东极岛》里的阿花,几乎让人忘了倪妮,只剩下那位在风浪中如礁石般站立的渔家女的身影。

这两年娱乐圈常说“演员得有信念感”,可是其实很多人只是把“人设”当作吃饭的家伙。

有些明星在机场街拍时,竟然会带上三个人的造型师;而拍农村题材的戏份时,指甲上还会涂得那么细致漂亮。

虽然是打工仔,但背着价值上万元的包包,生怕自己的“完美形象”出现点小瑕疵。

他们通过团队包装,打出“独立女性”和“敬业戏骨”这些标签。

他们靠买热搜来保持热度,可角色都演了十个八个,观众都记不住一个角色。倪妮可不这么干。

从玉墨的妩媚到阿花的粗犷,她主动打破“东方美人”的刻板印象,把自己全然投进去,琢磨角色。

现如今的娱乐圈,好像都忘了演员本该干的事儿。

就算观众的眼睛再亮,也分不清你演的到底是自己还是角色,一眼就能看出区别。

倪妮靠阿花这个角色证明了,演员不用一定依赖人设,只要把角色演到位,自己自然会被大家记住。

37岁倪妮的破立之道

从金陵十三钗中那风情万种的玉墨,到后来被贴上“恋爱脑”标签引发争议,

一直到东极岛上晒得黑黝黝的渔家姑娘阿花,倪妮已经走了十六年啦。

37岁可不是到了尽头,而是刚刚开启了新的一章。

她摒弃了“东方美人”的刻板印象,摆脱了“花瓶”的标签。

关键不在于设定多么完美,而在于愿意为角色舍弃自己,然后再重新拼凑。

演员的价值从来不是看你在镜头前有多精致,关键是能不能让观众把你忘掉,只记住那个角色。

毫无疑问,经过戏里戏外种种磨练的洗礼,此刻的倪妮已经站在了演艺道路的顶峰。

要是国内娱乐圈能多出点敢“放飞”自己的演员,或许真能迎来一个真心用心演戏的时代吧?

倪妮的未来,绝对值得我们多一点点期待啦!

话题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