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2 产品展示 164
最近美印关系闹得挺僵的,8月6日,特朗普签了份行政令,对印度出口美国的商品额外加征25%的关税,加上之前的25%对等关税,总税率一下子窜到50%。理由呢,说印度通过买俄罗斯石油间接帮了莫斯科,损害了美国利益。
这事儿让莫迪政府很窝火,本来两边还在谈贸易协议,现在直接翻脸。印度那边没坐以待毙,很快就甩出三招反制:先是取消国防部长辛格的访美行程,然后暂停采购美国武器,最后把目光转向了上合组织,打算加强跟其他成员国的贸易合作。这三下子打得特朗普有点措手不及,毕竟他以为印度会低头求和,结果人家直接硬刚。
特朗普第二次上台后,美国的贸易政策还是老一套,美国优先,处处设壁垒。印度作为新兴经济体,对美出口不少东西,比如纺织品、药品、宝石啥的,去年出口额大概900亿美元左右。现在税率翻倍,这些行业肯定要遭重创。印度商务部赶紧评估损失,估计有30%到35%的出口品会受影响。农民那边最担心,因为美国一直想让印度开放农产品和乳制品市场。印度农业养活着全国42%的人口,要是美国货涌进来,本地农民日子就难过了。
莫迪政府的基本盘就是这些农村选民,所以在谈判中死活不松口。乳制品问题也棘手,印度人有宗教和文化习惯,不接受用肉类饲料喂的奶牛产的奶,美国货不符合标准,进口限制严着呢。这两个点卡住,美印贸易协议从2月份谈起,五轮下来到7月底还是没进展。特朗普急了,7月30日先加了初步25%的关税,紧接着8月6日又追加惩罚性25%。
印度反应快,8月7日就宣布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的访美计划泡汤了。本来辛格这趟要去华盛顿,参观五角大楼,跟美国防长见面,顺便敲定几笔军购。印度国防部官员透露,这行程原定本月下旬,现在直接取消。
为什么呢?明摆着是为了回击关税。辛格是莫迪内阁重臣,这事儿一出,等于印度在外交上给了美国一耳光。媒体报道说,美方联络人挺困惑的,电话打过来问怎么回事,但印度那边就冷处理。访美取消不是小事,它牵扯到美印军事合作。过去几年,两国签了不少防务协议,印度买了美国不少装备来加强边境力量。现在这步棋,印度就是在说,你们加税伤我经济,我就不跟你玩军事了。
第二招更狠,直接暂停采购美国武器。印度原本计划买的装备包括斯特赖克装甲车、标枪反坦克导弹,还有6架P-8I反潜巡逻机。这些东西总价值约36亿美元,对美国国防产业来说是笔大生意。斯特赖克是轮式装甲车,机动性强,适合印度地形复杂的边境;标枪导弹是便携式反坦克武器,印度军方看中它的精准打击;P-8I是波音公司的反潜机,印度海军用它监视印度洋。采购计划本来是辛格访美时宣布的,现在全停了。
印度国防部说,这是临时措施,但谁都知道是为了反制。特朗普政府加税是为了多收钱,填补美国财政窟窿,顺便压印度别买俄油。印度这一暂停,等于断了美国军售的财路。美国国防承包商像洛克希德·马丁、波音啥的,肯定不乐意,股价都小跌了点。印度这招接地气,简单直接,你们伤我出口,我就不买你东西,大家都疼。
第三招是转向多边合作,印度把眼睛盯上了上合组织。8月9日,莫迪确认要参加本月底在天津举行的上合峰会。印度媒体炒得热乎,头版头条说莫迪要去加强跟成员国的贸易。峰会主题是区域合作,莫迪打算跟俄罗斯、中国这些国家谈能源和商品交换。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占总进口的近30%,这帮了印度控制国内油价,要是停了,通胀就上天了。
莫迪政府转向上合,就是想分散风险,别把鸡蛋全放美国篮子里。上合成员国经济互补,印度能卖农产品、药品,换回能源和技术。这招不光是经济,还带点外交意味,印度在上合里不算铁杆,但现在用它来提升跟美国的博弈筹码。过去几年,印度在上合有时唱反调,为了亲美,但现在形势变了,得现实点。
这三招连出,时间紧凑,从8月6日关税令签,到8月9日峰会确认,就几天工夫。特朗普那边估计没想印度这么硬气。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批评印度,说他们经济死气沉沉,但印度外交部回怼,说美国关税不公平。谈判窗口还有,到8月27日关税正式生效前,大概三周时间。
印度政府内部有分歧,有些官员觉得该让步,比如减少买俄油,或者部分开放农业市场,换取豁免。但莫迪坚持本土利益,公开讲话说要自力更生。农民团体在德里集会,支持政府立场,怕美国货抢饭碗。整个事儿逻辑清楚,美国想用关税逼印度就范,印度用反制护住底线。特朗普的风格就是强势谈判,但印度也不是软柿子,莫迪上台后推本土制造,经济韧性强了点。
特朗普想收割印度市场,莫迪护着自家农民和产业。大家日子都不好过,美国债台高筑,印度通胀隐忧。后续看谈判,莫迪如果扛到27日,或许特朗普让步;要是内部压力大,印度可能妥协点农业。整个过程有逻辑,美国施压,印度反击,寻求替代。特朗普没料到印度三招这么连贯,防长不访美,军购不买,转向上合断财路。这事儿提醒大家,贸易战没赢家,得平衡利益。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