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9 产品展示 173
一张照片引爆全球军事圈:7架战机编队飞过华北上空,领头的是空警-600预警机,两侧护航的歼-35机身赫然涂着海军“飞鲨”标志和“中国海军”字样。
震撼的是,这些歼-35的机身编号已排到“0012”,证明至少12架量产机交付部队。 官方直接摊牌:今年9月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所有参阅装备必须是现役主战武器。
歼-35的亮相,宣告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同时拥有两款五代机的国家,而它的性能参数让美军F-35黯然失色——隐身涂料领先一代、双发动机推力碾压、导弹射程翻倍……西太平洋的天空,正式变天!
歼-35服役:铁证如山
华北某机场上空,一架空警-600预警几率领两架歼-35、两架歼-15T和两架歼-15D组成混编梯队,进行密集阅兵彩排。
这些歼-35彻底褪去原型机的试验涂装,换上中国海军标准蓝灰色战袍,垂尾处“飞鲨”标志和机身的“中国海军”字样清晰可见。
军事观察员通过卫星照片和地面拍摄确认:歼-35的机身编号已排至“0012”,且同批至少6架(编号3501-3506)参与合练。
中国国防部早已明示:参阅即现役。 从99A坦克到东风-41导弹,历次阅兵从未出现未定型装备。 唯一例外是2019年攻击-11无人机模型参展,但实机与模型差异显著。
而此次曝光的歼-35均为实机飞行,座舱内飞行员佩戴海军蓝色头盔,机腹加装龙勃透镜(战时隐蔽真实雷达信号的标配),一切细节指向同一个结论:歼-35已进入实战部署阶段。
性能碾压F-35:数据说话
歼-35与F-35的对比,是中美航空工业的终极较量。 在决定空战胜负的四大核心领域,歼-35全面领先:
1. 隐身性能代差
歼-35采用菱形机头、S形进气道和超材料隐身蒙皮,机身光滑无凸起,雷达反射截面(RCS)低至0.01㎡——相当于一只海燕的大小。
而F-35因加装垂直起降风扇导致机腹鼓包,RCS达0.065㎡,相差6倍以上。 更关键的是,中国超材料涂层覆盖UHF/VHF频段,使美军E-2D预警机雷达失效,战场彻底单向透明。
2. 双发动力碾压
歼-35配备两台涡扇-19发动机,总推力24吨,推重比超9.0。 这不仅让它实现2.2马赫极速和超音速巡航,更保障了海上飞行的安全冗余——单发故障仍可返航。
反观F-35仅靠单台F135发动机(推力19.5吨),极速卡在1.6马赫,超音速飞行不能超过1分钟,否则垂尾可能解体。
3. 导弹射程翻倍
歼-35内置弹舱可挂6枚导弹:4枚霹雳-15远程弹+2枚霹雳-10格斗弹。 霹雳-15采用双脉冲发动机,动力射程400公里,速度保持4马赫,而美军最新AIM-260仅180公里。
更讽刺的是,F-35为弥补火力短板,曾尝试挂载AIM-174B导弹(射程400公里),但这款重700公斤的“改装防空弹”无法内置,且依赖军舰雷达引导,45公里外就成“瞎子”。
4. 航电降维打击
歼-35搭载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超300公里,功耗仅为F-35的砷化镓雷达一半。
其分布式光电系统实现360°战场透视,飞行员头盔可“看穿”机身观察地面。
而F-35的Block4升级计划因中国限制镓金属出口陷入停滞,雷达性能落后两代。
重塑航母战力:福建舰的终极王牌
歼-35的服役,让中国三艘航母战力飙升。 辽宁舰和山东舰各搭载12架歼-35(占舰载机50%),福建舰则配备24架满编。
与空警-600预警机协同后,歼-35的1350公里作战半径可覆盖南海全域,电磁弹射起降效率超美军蒸汽弹射40%。
美军面临尴尬困境:最先进的福特级航母因电磁弹射故障,F-35C只能部署在老旧的尼米兹级上。 目前美军能动用的航母仅剩4艘,而首舰尼米兹号即将退役。
歼-35却凭借“一机三型”设计通吃海空:空军版歼-35A已列装,与歼-20组成“隐身双煞”;海军版适配滑跃/弹射起降;外贸版获巴基斯坦40架订单。
产能碾压:沈飞的“暴力美学”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新投产的28万平米厂房内,脉动生产线正全速运转。 通过3D打印钛合金框架和模块化组装,歼-35空重仅14吨,比歼-20量产速度快3倍。
央视镜头捕捉到厂区同时停放4架绿皮试飞机和6架涂装完成机,证明年产能突破48架。 英国智库评估:中国五代机年产量达40架,单价仅8000万美元,不到F-35的一半。
当洛马公司为F-35的417公斤稀土用量发愁时,中国已掌控从发动机到导弹的100%国产化供应链。